close

【有火的地方就有故事】
07.11花蓮境內

由花蓮縣文化局主辦的「老街再造與部落劇場之旅」,7/11從13:00至22:00,於花蓮縣境內展開馬拉松式的體力戰,行程包含「練習曲老街再造」、「亞泥生態園區」及「部落劇場——山東野表演坊《富士漫步—有火的地方就有故事》」。(老街及亞泥行程不在此分享)

其實最開始的行程是三天兩夜,但因報名人數不足所以改為一天。本來猶豫是否要去,畢竟結束時間太晚,勢必要住宿,可是兩天一夜又沒太大意義,於是和友人決定一不做二不休,三天兩夜給它排下去😁。其實主要想參加的動力是因為會參加活動的人來自臺灣各地,希望能從中認識不同背景的人、聽見不同的想法。(意外對吧?😏)

------------活動開始---------

「廣場集合」

由於天氣實在好到讓人沒食慾,於是買了可以咬的飲料後,隨即驅車前往花蓮縣文化局,但此地其實一大片都屬文化局,於是進了圖書館問路,這才發現也有報名該活動的同路人也在此處吹冷氣,還有一對母女也是在此稍歇,小女孩才5歲但完全不怕生,十分好客的與我們攀談。眼見時間將近,大家紛紛往廣場前唯一的遊覽車移動。

「來自高雄」

麥克風一個遞過一個,參與的22人之中,唯二來自高雄的就是我和我朋友,也是此行最遠的人士😎。其餘多數來自花蓮、臺東,還有宜蘭縣文化局、中壢、東華大學等,然後大部分的人竟然是因為買不到山東野的票,於是報名此套裝行程,這讓我更加好奇,「山東野」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劇團?如何能在花蓮立基20餘年?

「關於人民與土地」

此行的重頭戲是山東野表演坊《富士漫步—有火的地方就有故事》,談論關於太魯閣族人的三次遷徙、政權殖民、部族分化、信仰轉變、隔代教育、資源匱乏、土地開發(亞泥)。

「山東野表演坊」

山東野的名字取自於「山的東邊(山東),跳脫藝術形式的表演(野)」,是花蓮第一個立案的劇團,現已傳承至第四代的團長蔚凱,劇團成員多為花蓮在地國高中生以及返鄉青年。

「富士漫步——秀林鄉富士村」

約莫傍晚18:20抵達集合地—太魯閣族文創產業園區。活動的安排是「先導覽、後演出」,先對部落的故事有基本了解後,看戲的印象也會更深刻,我自己是很喜歡這樣的安排。

「親切的夏天——部落導覽」

部落導覽員是富士村砂卡礑部落(大同部落)的夏天(日語音譯娜之),取名為夏天的原因是前面兄弟姐妹已將可以用的名字都用完了(到底有多少人?),於是父母只好幫她取了一個日本名。她的解說和分享非常詳盡,言語間溫暖親切又直接,在整個行程裡是我最喜歡的部分,就算講到晚上12點也願意😍。

「大同部落、大禮部落的三大遷徙」

太魯閣族人原本住在山上,由於平地人對山的開發造成生態破壞,以及醫療不便、政權壓迫等因素,前前後後共經歷三次遷徙,從山上搬往平地。最後一次的遷徙為民國69年,目前好像僅剩一戶仍不願搬遷。

大同部落與大禮部落搬遷下來後,居住於現在富士村的下富士(富士村分為上富士、中富士、下富士)。

「太魯閣族 • 印象」

如同夏天所說,“族”這個名稱是政府為了方便管理而將原住民劃分為某某族,但其實他們對於劃分的概念應該是“某某部落”、“某某家族”,而以不是“族”作區隔,並請現場觀眾說說,你對太魯閣族人的印象是什麼?

1.「剽悍難馴服」——日治時期的各種不妥協
2.「部落較小」——約20戶為一個部落,若戶數變多就要再另外劃分出去
3.「界線劃分很清楚」——部落意識強
4.「原住民族中歌聲最好的族群」——唱出來的教會

「合久必分,分久不一定合」

兩個部落搬至平地後,對各自的範圍劃分得十分清楚。由於政府只給每戶約十坪的房子,還要另付貸款,再加上從前的家庭都是一堆小孩,本不富裕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。除了生活的空間不足,信仰中心「教會」也只能共用一間,本來的舊場地十坪擠一百多人實在太擠,於是族人透過到全臺各地唱歌募款後新蓋一間「太魯閣教會」。但天下事「合久必分,分久不一定合」,加上兩部落做事方式不同,於是大同部落脫離太魯閣教會,一樣用唱歌的方式,在距離太魯閣教會僅不到一百公尺處另蓋一間「砂卡礑教會」。說到這裡夏天就說,這也是多數人覺得太魯閣族不合群的原因,但事情不一定是你所看見的那樣。

「被小黑狗嚇壞的小孩」

在砂卡礑教會前面解說時,剛好有兩個小孩抱著一個小小孩和一隻小黑狗追著玩,小小孩被小孩抱在手裡,但畢竟身高矮,小黑狗又一直緊追,小小孩大概是被嚇到一直哭,夏天只好說:「大家等我一下,我先去處理一下。」立馬過去把小小孩抱到自己手裡,安撫他不要哭,然後就不哭了😳。

「童年的記憶——等待的樓梯」

雖然搬到平地居住,但其實很多的族人仍在山上工作,種菜再轉賣平地人。但由於徒步距離遙遠,所以很多的家庭都是父母在山上工作,週六才下山回家,家裡就是大孩子照顧小孩子(如同砂卡礑教會前的小孩)。在每戶房子的後面會有一個樓梯,樓梯對於當時的回憶是「等著看對面的山中是否出現顏色(人的衣服顏色)」,若有就代表有人下山,也就是父母即將回家,回家代表有收成、有糖果,所以每到週六中午放學後(早年還沒有週休二日),就是小孩子最開心的時候,孩子們會坐在樓梯上,等待父母歸來。但若走往深山,或許就會兩三週才下山,孩子們就只能等下次山中的顏色改變。

夏天說:「他們下山只需要2小時,但一般人下山會需要7-8小時,腳程是練出來的,你們有機會可以去走走看。」如同剛要帶我們進部落時所說:「我走路會比較快,因為習慣走山路,若走太慢會想睡覺。」🤣

「有火的地方就有故事」

導覽結束,接著是第二階段的演出,部落每個空間都是展演的場域。透過雨鞋的左腳和右腳找主人的方式,道出主人穿名牌鞋,進到城市生活,而遺忘了在部落時穿著雨鞋上山下山的過往。

盼著父母豐收下山的小孩、無法在山下生活選擇再回山上的人、在下山生產途中死亡的婦女、山路中出生的小孩、答應永不離開部落卻不再回鄉的人,在在見證了部落的生存軌跡。導覽緊扣演出中所說的「關於這個部落的故事」。

「有根,何處不為家?無根,安定也飄搖。」

整個活動過程中,對於土地或部落的認同,是「根」的概念。就如同「你是哪裡人?」這句話一樣,我對自己的認知是,我是金門人也是高雄人,只是一個是血緣、一個是地緣,有了自我認同才有安定的力量💪。

「走過的足跡,沒有名字。」

遊客往往都直接進到太魯閣國家公園,曾幾何時有人知道在這條通往國家公園的路上,轉個彎,就是個充滿故事的部落。我們幾乎都走向政府為觀光客建造的景區,或是舉辦原住民相關的祭典活動,這其中幾分真、幾分假?(核銷一詞實在太貼切😂)再者,政府與部落的溝通狀況似乎也是屢見不鮮,在此就不多說了。

「歲月靜好,就在這個夏夜。」

夏天的解說和分享,有族人的歷史、自己的感悟,眾人穿梭在部落小巷,走進族人的生活當中。當天正逢週六是族人下山的時候,部落特別熱鬧,烤肉、唱歌樣樣來。看見我們這群外來人仍十分好客,紛紛遞上美食,但...我們真的很臺灣人。

溫馨而平靜的夏夜,有幸能走進山裡,與眾人共享各種歡喜又沉重的故事。行走間,靜靜的感受每個生命裡的悲歡離合、陰晴圓缺。

arrow
arrow

    逸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