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TCO劇院-臺灣歌劇《我的媽媽欠栽培》
主辦:臺北市立國樂團
時間:2019.06.29
地點:衛武營歌劇院

開門見山的說,整齣戲頗讓人容易進入睡眠狀態,尤其上半場演到臺灣與越南距離兩千多公里時,我差點要進入睡眠模式。中場休息一亮燈,我跟朋友就一起去廁所,到廁所的這段路程感覺十分遙遠,我們完全不發一語(心裡OS:你都沒有什麼想說的嗎?🤔)結束廁所之旅後,坐下來聊才知道,原來我們的感覺十分相似。下半場開始,我又逐漸啟動睡眠模式,眼睛睜著但頭腦混沌。想不到進到最後頒獎典禮的高潮處,我愈發想睡,只好眼睛閉個三五秒就睜開。(閉太久會進入深沉睡眠,我不是花錢來睡覺的啊!)最後謝幕時,致詞者問觀眾好不好看啊?嗯...真的不要這樣問,觀眾若反應熱烈說好看還好,就怕臺下一片沉默......走出劇場後,我跟朋友的反應還是很一致。🤣🤣🤣由於主辦是臺北市立國樂團,並非一般的音樂會或音樂劇,所以我也就不拿其他團的標準來比評。以下就是一些分析和討論,大家加減看囉!

---------------

臺灣歌劇《我的媽媽欠栽培》,名為“臺灣歌劇”可能想藉此創造一齣既不是音樂劇也是不是戲曲,要說向西方歌劇靠攏似乎也不太像的表演形式。

整齣戲很大的問題是「其實笑點不少,但為什麼笑著笑著就想睡呢?」(睡眠問題一定要解決)《我的媽媽欠栽培》字面上給人的感覺,應該是齣歡樂活潑的歌舞劇,如果沒有舞,那歌也應該是很能夠帶動現場氣氛的吧?(就像音樂劇《釧兒》開場的快樂歌舞組曲)但音樂卻感覺不出臺灣人的熱情和能量,尤其場景還設定在有宋江陣武館的地方耶......

個人覺得不論是演唱方式、肢體表達、音樂調性、場面編排、劇本結構,如果將來要再搬上舞臺,必須要做一番調整才行。

劇情部分我最喜歡交通規則這段,非常有趣且生動,把這一段折子戲約15分鐘進到駕訓班、社區、校園做推廣,一定會有非常好的迴響和效應!除了這一段之外,劇本有點鬆散、結構莫名,場和場之間似乎沒有什麼邏輯和前因後果......(這也是觀眾情緒無法連貫的主因之一吧?)

音樂太柔太軟,沒有高低起伏,這是為了要營造溫馨氛圍還是因應劇情使然?(聽得我很想睡)再來可能為了統一整齣戲的音樂調性,不讓某音樂類型太過於突出,以致於連歌仔戲都軟到一個不行,我只聽得出歌仔戲唱腔,以及偶爾出現的鑼鼓聲,如果單純只有音樂演奏,我真聽不出來是歌仔戲的音樂。連歌仔戲都聽不出來了,更何況其他的音樂幾乎完全辦法讓人留下印象。

因為音樂沒什麼起伏,所以進而影響演員的唱也不痛不癢,有些用歌劇唱法、有些像唱遊、有些像是唸歌,雖然整體來說不至於感覺混亂,但是這樣的唱連隔靴搔癢都搔不到,沒辦法在演唱裡帶給觀眾情緒,那要怎麼樣讓觀眾感同身受呢?🤔呂雪鳳明明很會唱,可是受限於演唱方式,我感覺不到他的功力,這真的很可惜啊!

再來就是場面編排和肢體表達,場面好平淡,幾乎沒有太多走動,唱和音樂都已經很平了,沒想到連視覺上都如此的無力。幾個月前在衛武營演出的普契尼歌劇《杜蘭朵》雖然也是走動很少(歌劇就是如此吧?),但是至少聲音超有爆發力,可以享受在聽這件事情。

視覺上最大亮點就是後面紙片場景的投影。每個紙片場景都很可愛,操偶師對場景、人物的移動和設計都超棒👍,我猜測這是跟著劇情直接現場演出,透過攝影機進系統後再投影到舞臺布幕上,如果是預錄根本不可能搭得上劇情。(後來才知道原來紙片場景確實是現場拍攝,我坐的位置看不到)由於這部分表現得實在是太好,好到會因此忽略舞臺上演員的表演,根本喧賓奪主啊!😅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逸弦 的頭像
    逸弦

    逸弦戲曲/戲劇/剪輯三兩事

    逸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